当前位置:首页 > 保险理财 > 正文

智启水运新未来:中交二航院构建“港-闸-锚”三位一体智慧生态体系

  近年来,中交二航院紧扣国家“新基建”战略,结合行业特点,聚焦主责主业,以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创新技术为驱动,构建了涵盖“港口-船闸-锚地”全场景的智慧化生态系统,打造了“港口-船闸-锚地”智慧化升级项目典范。

  一、多源感知、实时监测,创新实践港口设施健康监测系统

  港口作为水陆交通的枢纽,其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而传统的港口基础设施运维养护主要依赖人工巡检和定期检测,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实时性差等问题。中交二航院针对港口基础设施运维养护,利用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以张家港健康监测及设施全生命期管理系统研发等项目为依托,打造了港口基础设施健康监测系统。系统通过部署光纤传感器、应变计、沉降位移监测仪等智能监测设备,实时采集码头和引桥的桩基、纵横梁等关键结构的应力、振动、沉降位移等数据,结合AI算法进行历史数据分析,预测关键构件的剩余寿命,优化维护计划,降低突发性事故风险,实现了港口从“被动维护”向“主动预警”的智慧化升级,系统构建了“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闭环管理体系,为港口基础设施的智慧运维养护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数字孪生、智能巡检,赋能打造船闸设施智慧管养系统

  船闸作为内河航运的关键枢纽,其运维质量关系国家水运大动脉的畅通性、物流成本的控制能力及跨流域经济带的协同发展。国内大部分船闸长期面临人工巡检效率低、设备故障率高、结构健康治理难、运行管控不直观等问题,中交二航院以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理工程(八堡船闸段)数字化管养系统研发等项目为依托,融合BIM、物联网、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了船闸智慧运维管理系统,实现了基于BIM运维模型+AI智能排闸算法的船闸智能排闸调度、数字孪生场景下的船闸运行监控、强涌潮影响条件下的口门淤积智能监测、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船闸智能巡检等智慧化管养功能,构建了船闸保养、修理和备品备件管理等全流程的数字化管养体系,初步实现了船闸运维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预防”,为船闸运维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和项目示范。

  三、技术融合、无人值守,领先定义智慧锚地基建新方案

  锚地是我国水路运输“战略支点”,当前我国正加快锚地智慧化建设,推动其从传统水上“停车场”向智慧航运关键节点转变。二航院紧跟国内水运新业态趋势,秉持智慧、安全、高效、绿色理念,以三峡旧州河锚地工程为依托,针对库区锚地大水位差这一典型特征,聚焦多个智慧化应用场景,包括库区锚地岸电基础设施智慧化管控、船舶异常行为识别及预警、智能指泊,以及锚地数字孪生等,融合BIM、IOT、AI智能算法、多源数据融合等先进技术,创新提出大水位差直立式无人值守锚地智慧运行关键技术方案,为锚地智慧化与航运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未来,中交二航院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以智能化、数字化为引擎,聚焦主责主业,不断优化产品矩阵、提升系统效能,持续拓宽智慧场景应用,全力打造水运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标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