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快讯 > 正文

北向资金净流出大幅下降 ,外资机构偏好高成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继11月23日净流入50.58亿元之后,今日,北向资金转为净流出。

从周度数据来看,本周以来,北向资金流出节奏趋缓。

根据Wind统计数据,本周(11月20日―24日),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额为-31.60亿元。而11月13日―17日,北向资金净流出49.76亿元,更早一周净流出了79.52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部分外资机构认为中国经济的韧性或将进一步增强。同时,中国股票的估值在相对和绝对意义上都处于具有吸引力的水平。

北向资金净流出趋缓

Wind数据显示,本周内的11月22日、11月24日,北向资金分别净流出了35.39亿元、61.95亿元;其他3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均呈现净流入。

整周来看,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出了31.60亿元,但相较前两周,净流出金额在减少。

拉长时间看,近期,以外资券商为代表的交易型资金与以外资银行为代表的配置型资金均呈现净流出。

来自开源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一个月(10月24日―11月22日,下同),交易型资金外资券商净流出累计约38亿元,配置型外资银行累计净流出约111亿元。

在行业选择方面,据开源证券统计,近一个月,按照增持规模的大小,外资银行和外资券商均增持了电子、基础化工等行业;二者同时减持了电力设备、银行等行业。

“在行业的选择上,外资在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行业的分歧度较大。值得注意的是,近一月外资较为偏好电子行业。”开源证券金融工程团队指出。

此外,近一个月,外资机构整体略偏好成长风格,其中在价值的个股上净流出约146亿元,在成长的个股上净流出约59亿元。

北向资金净流出大幅下降 ,外资机构偏好高成长

更为积极的信号出现在股票型基金一侧。

资金流向监测和研究机构EPFR监测的数据显示,11月13日―17日,中国股票型基金吸引资金小幅净流入,金额为600万美元,扭转了此前一周资金净流出的趋势。 

同期,不少热门地区股票型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例如,韩国股票型基金出现今年7月以来最高的周度资金净流出;日本股票型基金自5月下旬以来首次连续两周出现资金净流出。

外资机构:A股具备独特投资机会

当前,部分外资机构相对看好中国市场的前景。

富达国际亚太区股票投资主管Marty Dropkin表示,MSCI亚太区(日本除外)指数中超过一半的指数成分股其预期市盈率低于15倍,反映出整体市场估值偏向具有吸引力的风险回报水平。这种乐观情绪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企业盈利前景改善所带动,鉴于政府推出的经济稳定措施,推动了企业盈利复苏,中国上市公司盈利在第三季度恢复增长,随着中国经济韧性增强,这一势头或会继续提速。

Marty Dropkin分析,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带来惊喜,同比增长4.9%。虽然房地产市场仍然疲软,同时美国限制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芯片,但是在出口需求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相继出台了有关措施,大力支持国内经济。中国还增发了1万亿元国债,支持自然灾害后的恢复重建,尽管尚不足以力挽狂澜,但规模依然相当庞大,并显示出中国政府持续刺激经济的信号。

“从长期来看,我们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新常态,即通胀将结构性升高,而全球增长将保持低位。在这种新常态的预期下,全球资产配置者应该意识到中国所提供的风险分散优势与价值,因为得益于其独特的经济特性与周期,中国是少数几个既没有通胀压力又能保持5%以上GDP增长的经济体。”威灵顿投资管理高级董事总经理、亚洲区投资总监普江宁(Janet A. Perumal)近期指出。

普江宁认为,当前,中国股票的估值在相对和绝对意义上都处于具有吸引力的水平。其10倍的席勒市盈率(即长期经济周期调整后的市盈率)仅为美国股市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各国的历史数据表明,股市估值和后续10年的收益之间存在极强的负相关关系。这进一步凸显出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对于A股投资机会的把握,普江宁谈到,当前定价错位为长期基本面投资者提供了独特的投资机会:例如,现在正从过去的资本扩张转向关注盈利、提高利润率和股东回报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以及在中国内需逐步恢复下的消费和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公司;还有碳中和主题下的电动汽车价值链和清洁能源的领军者。

摩根士丹利基金指出,短期而言,A股市场活跃度仍在,如汽车、AI算力、机器人等,这延续了今年以来一贯的风格,尽管多数为主题性机会,但不乏长期有持续增长的领域。

“我们较为关注符合科技自立自强以及真正受益于AI产业高速发展的科技板块、景气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且政策持续加码的高端制造板块以及业绩增速稳步抬升的医药等板块。”该公司谈到。